在2017年3月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商飞供应商大会上,由中航工业和GE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昂际航电从国内外82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,获得“年度优秀供应商金奖”。作为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一级供应商,过去三年来,昂际航电从供应商合作突破奖到银奖,再到今年的供应商金奖,中国商飞公司对昂际航电的评价是“务实”“信任”“中西合璧”。这家成立仅5年多的年轻公司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,支撑着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?
开会时像个小型联合国
李扣生是昂际航电招聘的第一位应届毕业生,如今算是公司的“元老”了。2010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就加入昂际航电公司筹备组。“我记得2010年那时候办公室只有几十名员工,其中中方员工只有十几位,大部分为外籍专家。” 李扣生回忆说。
7年过去,李扣生先后在中航工业和GE轮岗学习,后在中国商飞公司为C919项目驻场办公。现在已经是全球民用航空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员。“加入昂际航电这七年学到的东西,在很多公司三十年未必能见到,这里有挑战更有机会。”
钱亚明是GE为C919项目招募的人才,在GE接受培训后于2012年成为昂际航电的第一批员工,现任系统设计技术经理,负责IMA系统的开发。回忆起往昔岁月,他说道:“那时候开会就像个小型联合国会议,各国专家都有,现场还配有翻译,但现在大家基本能够直接沟通了。”
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聚集,增加了企业发展活力,同时也带来了多重企业文化,甚至国别文化的激情碰撞与融合。而另一方面,也渐渐形成了开放、包容的文化。
“中航工业体系都是要带职位称呼的,原单位的同事习惯叫我赵总。加入昂际航电后大家叫我Jenny,在昂际航电即便CEO也是直呼其名的。” 赵瑞云说道。此前她在中航工业20多年的工作主要负责产品,来到昂际航电后担任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,负责C919项目管理及工程流程优化。
赵瑞云这些年也感受到了企业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的变化。“我在昂际航电的老板是老外,常常跟他汇报的事情他会让我自己做决定,让我们感到自己真正在参与决策。”
2012年3月经历两年多的筹备期之后,昂际航电正式落户上海紫竹航电产业园。如今的办公楼内配备了世界级研发、集成与测试实验室。员工人数发展至近400人,其中超过80%来自中国(包括在中国招聘的外籍员工),实现了高度的本土化。
大飞机项目需要国际化思维
“大飞机项目的各个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,国际协作与国际化思维是必须的。” GE派驻昂际航电的高管,领导IMA工程师团队的Dib Yehia认为,昂际航电作为合资公司,其挑战不只是如何完成产品和项目,还有如何成为桥梁进行沟通并且整合资源。
Dib说:“要与文化不同的公司打交道是很大的挑战,但只要奔着目标思考,总能找到方式突破困境。” 对此,Dib认为有三个要素组成了公司成功的金字塔,首先是信任,这是指员工间、员工与客户间等,其次是冲突,这意味着允许各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辩证,最后形成结果。
“昂际航电与中国商飞已不仅是供应商关系,更是亲密的合作伙伴。昂际航电在中国商飞派驻了近30人的现场支持团队,配置了系统综合专家、各专业工程师,以及现场项目经理等,支持现场协调、系统综合、飞行测试等工作,这是所有供应商中最庞大的一支现场队伍。”昂际航电副总裁吴穹表示。(冷鲁粤 郭正华)
民营企业、中小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清欠线索信访联系人
总部:成 鹏 021-20888327 chengpeng@comac.cc
试飞中心:彭博 021-20889919 pengbo@comac.cc
营销中心:杨旭 021-20886097 yangxu1@comac.cc
四川公司:陈萍 028-63160670 chenping1@comac.cc
假冒中国商飞公司及所属企业问题线索举报联系方式 陈先生 021-20880893 chenyudong@comac.cc